车前草的传说
芣苢
采采芣苢,薄言采之。采采芣苢,薄言有之。
采采芣苢,薄言掇之。采采芣苢,薄言捋之。
采采芣苢,薄言袺之。采采芣苢,薄言襭之。
选自《诗经.周南》, 这是描述古代 妇女们采集芣苢(车前草)时唱的民歌。
车前草,人称猪耳朵片,子实为车前子,含铁量仅于菠菜。宋代文学家欧 阳修患腹泻不止,贴告示求医,先生敬献一方,药到病除,原来就是车前子。车前草是一种味道鲜美的野菜,又名田灌草,也称车轮菜,是一种随处可见的多年生草本植 物.它叶片平滑,广卵形,边缘波状,有不明显钝齿。车前草的嫩叶及种子可食用, 多生于田野畦畔山埔路旁屋旁荒地及水沟边,笔者家的花盆也长了不少车前草,总之路旁、庭园、荒废地均可见其踪迹。
车前草及子均可入药,有多种药用功能。中医认为,车前草性味甘、寒,有利水通淋,利湿止泻,清肝明目,清肺化痰之功,《本经》言其“主气癃,止痛,利水道 小便,除湿痹”。
《本草纲目》言其“导小肠热,止暑湿泻痢”。《药性论》言其“补五脏,明目,利小便,通五淋”。药理研究表明,本品有利尿作用,能增加尿 量、尿素、氯化物、尿酸等的排泄,有祛痰止咳和抗菌作用,能使呼吸道分泌明显增加,痰液稀释而容易排出。
《中药大辞典》也记载:“车前草含车前甙、车前果胶、熊果酸、谷甾醇、维生素A、B、C、K等。清热明目,利水消肿,祛痰镇咳,止痢止血,降血压等。”
中国古代民间有这样一个传说:
相传北宋皇祐五年八月,吉安县永和一带,发生种瘟疫,当地人因受盛暑湿热,泄泻不止,个个脸色腊黄。请来九十九名医术高明的大夫都束手无策。无奈,只有到 乡下去寻找偏方,适逢一位土郎中献上束草药,没想到一剂服下,泄泻即止。再服一剂,疾病全愈。众人大为惊讶。
第二天,群众去向土郎中道谢并求其再赐神药仙 草,郎中听了哈哈大笑说:“什么神药仙草!那只不过是一种扎路边野草而已。”众人忙问“此草何名,生于何方路旁?”郎中便娓娓讲道:“当年汉将马武领兵伐 匈奴,不料兵败被困,军中粮尽水竭,数万将士众多患“血尿病”,生命危在旦夕。惟有三匹战马因常啃路上车辙的无名小草,而幸免此疫。细心的车夫发现此况, 便挣扎着往车道中扯来那种无名小草,生嚼吞食,不料所患痢疾竟然好了。
他高兴异常,忙将此事禀告马武,马武即下令全军服用,几天内,患者全愈,终于杀出重 围。后来马武想到这次死里逃生,无限感慨地说:“全军死而复生,全仗路旁车前之仙草也!”从此,人们管这种野草叫车前草。
《中药大辞典》附车前草有多种药用功能:其方是:
小便不通:车前草一斤,水三升煎至一升半,分三次服用。
小便热痛:车前草、迎春花各25克,水煎服。
尿中有血:车前草捣汁空腹服。
菌痢泄泻:车前草捣汁入蜜同煎一、二沸,分两次温服。
疮血不止:车前草捣泥敷之。
感冒痰咳:车前草、陈皮适量,水煎服。
气管炎:车前叶煎汁日服三次,每次30—40毫升。
血压高:车前草、鱼腥草各50克水煎服;嫩苗蘸淡酱与餐同吃,每餐50克为度。
1.车前草粥
取车前草叶芽50克、米100克,西瓜瓤2000克。将车前草洗净,切碎。西瓜去籽。米洗净,加水适量,旺火煮滚改文火煮至米熟透,加入车前草和盐,再煮10分钟,拌人西瓜瓤后食用,
有清热、明目、祛痰、利尿之功效。
2.车前草油菜
嫩车前草400克,酱油,麻油、和葱油各适量。
把洗净的车前草放入滚水焯一下,捞出用凉水浸泡,保持绿色,然后取出挤干水分,切成段,放入盘中,加入葱油、酱油拌均即可。
注:饮车前草汁、入菜皆勿过量,肾虚寒者禁口服。
Sunday, September 12, 2010
Subscribe to:
Post Comments (Atom)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